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国资委2023年工作谋划
2023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系统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赋予国资国企的新使命新任务,坚决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在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的石家庄篇章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一、聚焦经营效益,培育旗舰劲旅
牢牢把握国企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持续提升企业发展质效。一是加强经济运行分析调度。确定年度赶超目标及措施,加强财务动态监测和预警分析,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会,构建“用数据说话”的经济模型,提高经济指标分析水平,保证企业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积极推进财务监督信息化系统平台建设工作,构建集中统一的国资监管数据中心,为国资监管科学决策提供精准支撑。二是加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重要拉动作用,指导企业结合主业发展方向,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重点谋划招引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生态效益好、营收税收大的好项目,持续增强企业“造血功能”。三是强化资本运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加快推进市主导产业基金、市城市更新基金直投项目落地及子基金设立,不断引导各类资本投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四是注重降本节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大力压缩一般性管理费用和非生产性支出。严控“两金”占用规模,加快清理高风险“两金”,确保营业成本增长不高于营业收入增长,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下降,净利润稳定增长。
二、聚焦改革创新,激发成长动能
一是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落实情况“回头看”。按照《关于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落实情况“回头看”的实施方案》要求,检视找准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地整改提升,巩固深化国企改革成果,全面提升国企改革质效。二是持续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机制。严格落实国有企业“第一议题”制度,动态优化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做好与“三重一大”事项的衔接,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分类分批有序落实各层级重要子企业董事会职权,优先落实董事会重大决策权;规范外部董事选聘管理与运行机制,充实外部董事人才库,着力提升外部董事履职能力。规范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制度,做好双向沟通,强化目标管理,充分发挥党委会“把、管、促”,董事会“定、做、防”,经理层“谋、抓、强”的核心功能,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三是持续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严格落实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考核结果和契约化管理作用。严把入口,强化执行“逢进必考”要求,建立健全市场化招聘;畅通出口,重点规范完善业绩不达标人员退出渠道,确保员工任用和合同终止等有章可循。探索中长期激励试点,加强工资预算管理,督导企业认真落实全员绩效考核工作,完善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
三、聚焦结构布局,提升发展能级
按照搭建大平台、培育大产业、引入大项目的思路,做好“进、退、整、合”四篇文章。一是做好“进”的文章。加大国有资本投资力度,加快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向我市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集聚,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实现率先突破。发挥好国投集团主导产业基金对促招商、扩投资、稳增长的关键作用。二是做好“退”的文章。对各监管企业的“非主业”和“非优势”业务剥离情况“再回头”,严格控制低效无效资产增量,清理“僵尸”、低效、空壳企业,搬走市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三是做好“整”的文章。加快推进7家企业集团内部“化学融合”,深入开展各级子企业之间同一业务或同质业务的整合,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重复投资。通过深化内部改革重组,对各监管企业人员多元、职能多元、责任多元等情况进行彻底梳理,逐步形成业务更加专一、职能更加顺畅的经营业态分布模式。四是做好“合”的文章。聚焦市属国企产业链两端延伸潜力,完善和优化产业链,提高产业集聚度,谋划实施一批强链补链固链重大项目,加快布局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和中高端领域,指导企业积极参与、主动融入,逐步开拓高端市场。
四、聚焦战略支撑,担当省会柱石
一是强化项目建设谋发展。在全系统开展重点项目“强引领·增动能”行动,指导企业持续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做强主导产业、做优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用足用好各项支持政策,抢抓机遇,围绕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创新驱动、民生改善等领域加大项目建设、储备,以项目为支撑深度参与产业发展、资本投资、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建设。二是做好央企服务对接谋合作。建立健全信息交互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发挥央地项目库作用,及时掌握央企投资动态,同步推送我市重特大项目信息,确保信息实时共享。建立健全问题协调解决机制。持续做好服务工作,对央企需求开展“线上坐诊、线下出诊”一体化服务,充分发挥科室协同作战效能,探索建立国资委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建立市级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困难和问题的解决,推动央地合作取得扎实成效。三是深度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谋共赢。抓住今年县域经济攻坚战的有利时机,聚焦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配套等方面,发挥市属国企行业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通过共设产业基金、组建合资公司等形式,进一步探索打造“产业集团+县(市、区)+园区”新模式。以央企对接服务工作为联结渠道,积极协调市直有关部门帮助各县(市、区)解决项目落地中存在的问题,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五、聚焦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发展
一是着力推动研发投入刚性增长。聚焦主责主业,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以及行业标杆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加大研发投入的发力点,建立研发经费和研发投入强度每年刚性增长长效机制。二是着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聚焦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产业、资金等方面资源优势,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强化原创技术供给,建设一批创新型国有企业。三是着力谋划科研项目。精心谋划、科学确立科研项目,重点聚焦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统筹创新资源,积极对接省市重大科技专项,形成新产业、新增长点、新支撑。四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揭榜挂帅、项目合作、联合研发、双向挂职、担任技术(管理)顾问等柔性方式,引进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充分借鉴先进经验,着手研究制定并加快实施更加细化、实化、具体化、操作性强的配套激励政策和有效措施。五是持续开展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瞄准一流企业建立对标体系,以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为主线,重点围绕企业战略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科技管理等方面补齐短板弱项,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在现有基础上明显提升。
六、聚焦监管效能,全力稳企护航
一是完善国资监管法规制度体系。强化法治建设引领作用。持续完善总法律顾问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确保法治国企建设与其他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不断提升监管企业诉讼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监管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办理的程序、企业内部法律案件档案管理以及案件备案等制度,理顺委系统及各企业内部各类法律纠纷办理机制。着力促进依法治企水平不断提高。开展法律风险防范研究,推动企业全面加强风险管控,完善重大事项、重要制度和经济合同法律审查“前置”程序,提升依法合规经营管理能力。二是强化投资监督管理。落实投资监管制度,强化项目计划管理、备案管理和审批程序管理,加强投资活动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督导企业建立健全投资监督管理办法。适时组织重点项目后评价,聘请第三方机构对经营性投资项目的预期财务目标和经营目标进行综合评价,为企业完善投资决策机制、提升项目成功率和投资收益提供借鉴。三是提升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开展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争取到2025年,基本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现代国有企业管理体系,部分国有重点企业管理达到或接近国内一流水平。四是强化监管服务效能。深入落实委领导包联企业机制,为企业出谋划策、解决发展和经营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加强惠企政策解读,用足用好国家、省市一揽子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帮扶企业申报政府专项债,让企业尽享政策红利;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不断完善政银企对接便捷化、常态化机制。
七、聚焦风险防范,夯实稳定基石
一是建立健全风控领导机制。探索建立风险防控领导小组机制,加快健全风险监测防控工作体系,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从严从实抓好债务、投资、经营、法律、安全环保、信访维稳等风险防范化解,确保风险可控在控。二是严控债务风险。建立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压实企业债务约束主体责任,促使高负债监管企业资产负债率逐步回归合理水平。开展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落实好“631还款机制”,防止发生债券违约。指导企业加强对经营困难、高负债及资金链紧张子企业的债务风险评估工作,稳妥制定风险防范化解方案,确保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三是严控投资风险。加强监管企业投资活动全程监管,严格控制非主业项目投资行为,督导各企业健全投资管理制度,严格履行投资决策程序,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严防由于项目可行性研究不充分、市场风险估计不足、投资审查不严引发的重大投资失误。四是严控安全生产风险。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夯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围绕建筑施工、燃气供应、危化品、人员密集场所、有限空间作业、消防安全等重要环节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八、聚焦党建引领,永葆忠诚底色
一是持续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把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严密组织好委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广泛宣传、全面培训,推动党员常态化学习。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常态化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在深化改革中动态调整设置企业基层党组织,把党的组织建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上,健全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基层组织体系,推动基层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三是推进党建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持续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相融合、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融合、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党内监督与廉洁从业相融合,聚焦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改革发展重点难点、职工群众急难愁盼发挥作用。推动党建责任制和生产经营责任制有效联动,把管党治党责任镶嵌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之中。四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完善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推动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和纪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开展好深化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整治专项行动,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健全风腐同查工作机制。紧盯关键少数,聚焦管钱管物管事管人等重点岗位,坚决查处违法分包、转包、违规打招呼等问题,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五是开展创建“五型机关”“五型企业”创建活动。以争先进位为主题,以建设“学习型、实干型、专业型、开放型、廉洁型”五型机关、五型企业为主要内容,以深化国企改革发展为有力推手,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省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使委系统干部职工队伍能力素质明显提升、工作作风明显改善、业务水平明显提高、纪律观念明显增强,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和你追我赶的创业氛围。六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励国企领导人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着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着力打造一支勇于创新创造、善于经营管理、敢于担当作为、对党绝对忠诚的国有企业家队伍。七是做好群团及离退休干部工作。统筹推进委系统群团、统一战线、退役军人、产业工人等各项工作,加强对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